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旅游研究的新生力量在这里汇聚

何莽 王君怡 何出此言 2019-09-03

编者按: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联合发起并轮流承办的全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现已成功举办四届。当我们对前四届博士训练营进行回顾时,不难有这样的感概,旅游研究的新生力量在这里汇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如同科研工作者的吃饭工具,历届学术训练营将其学术论文写作训练作为重中之重。每届博士训练营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邀请国内外旅游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担任学术导师,通过专题讲座、圆桌讨论、实地调研、论文写作指导等多样的内容和方式提升训练营成员的科研能力。

1

首届学术训练营:旅游研究方法论

第一届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以“旅游研究方法论”为主题,不仅邀请到包括保继刚教授、徐红罡教授、孙九霞教授、张朝枝教授在内的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各位大咖,还广泛邀请国际知名教授前往授课,如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宋海岩教授、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接待业管理学院Gursoy教授、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白水分校徐国暄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肖洪根副教授、美国俄勒冈大学苏晓波副教授等知名学者分别担任营员们的学术导师。

首届学术训练营就旅游研究思想发展史、旅游研究的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旅游研究论文(英文)写作规范和研究设计、实地调研常用方法、技术与范例等问题举办了10场专题学术报告会、8场与名家互动对话、12场分组讨论会等活动。在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和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的社会影响及授课专家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首届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获得旅游学界的广泛赞誉,为此后各届博士训练营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第三届学术训练营:

旅游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创新

第三届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以“旅游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创新”为主题,师资力量更加强大,不仅邀请到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的保继刚教授,徐红罡教授、孙九霞教授、张朝枝教授、曾国军教授、赖坤副教授、管理学院王宁教授,更邀请到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宋海岩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徐惠群教授、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谢彦君教授、美国俄勒冈大学苏晓波副教授、美国天普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杨旸副教授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导师。各位学术导师从旅游基础理论、科学问题提出、研究方法选择、技术路线设计和论证过程组织等方面对旅游研究方法论进行系统讲授,并对学员们在科研过程中的困惑和疑问进行详细解答(图1)。

2016年的学术训练营共举办了13场专题学术讲座,5场分组讨论会等活动。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的成功举办打破了区域和校际的界限,建立起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生学术交流的平台。

图1 :第三届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实况

多元化的跨学科成员结构增强

了训练营的平台交流与创新能力

为展现中国旅游管理博士训练营跨学科的学员结构,我们统计了第一届和第三届参训学员是否为在读博士、所在院校、来自省份和学科背景等信息。其中,学员是否为在读博士、所在院校和来自省份的数据来源于训练营期间对学员基本信息的统计,学员的学科背景是通过在中国知网查询学员硕士毕业论文中的学位授予专业确定的,部分未查到硕士毕业论文的学员数据未统计在内。

1

 在读博士生为主体,青年教师积极参与

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的学员以在读博士生居多。根据对往届参训学员的调研结果来看,参训学员中73%为各大高校的在读博士生,23%为青年教师,还有少部分学员为在站博士后(图2)。

图2: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往届学员身份比例

2

基本涵盖国内绝大多数旅游专业博士点

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吸引了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的博士生和青年教师参与。超过60%的参训学员来自985或211高校,其中又以来自985高校的学员居多(图3)。

图3 :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

训练营往届学员所属高校比例

来自985高校的参训学员以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学校的学员较多(图4),来自211高校的参训学员以陕西师范大学、新疆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学校的学员较多(图5)。

图4:985高校参训学员数量

图5:211高校参训学员数量

参训学员所属的高校基本涵盖了具有“旅游”研究方向博士点的高等院校,部分青年教师来自于具有旅游管理硕士点或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此外,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也吸引到来自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国立交通大学、法国亚眠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优秀博士生参加。

参加博士训练营的青年学者来自全国不同省份或地区,其中以广东省、陕西省、四川省、上海市、福建省的参训学员人数最多(图6)。一方面,这些地区旅游业较为发达,对旅游专业人才需求较大。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分布有我国旅游相关专业排名靠前的几所大学如: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等,形成了我国旅游研究和博士生培养的几处高地。

图6: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

术训练营往届学员地区分布

3

母学科背景差异形成了跨学科交流与融合

旅游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性,从事旅游研究的学者往往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中国旅游管理博士训练营学员的学科背景同样十分多样。调查统计了145位参训学员的学科背景(以学员硕士毕业时学位授予专业为准),发现参训学员的学科背景涉及到12个一级学科,24个二级学科。

从一级学科来看,管理学、地理学学科背景的学员数量最多,分别占全部学员数量的66.2%和17.9%(图7)。此外,还有不少学员具有经济学、社会学、史学、哲学、生态学等其他学科背景。

图7:参训学员学科背景一级学科构成比例

从二级学科来看,管理学学科背景的参训学员中,又以旅游管理专业学员数量最多,占全部管理学背景学员数量的86.5%,还有部分学员具有企业管理、酒店管理等学科背景(图8)。旅游管理专业T-generation一代已逐步成为我国旅游研究青年学者中的中坚力量。地理学学科背景的参训学员中,以人文地理学背景的参训学员较多,还有部分学员为自然地理学背景。经济学学科背景的学员涉及到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世界经济学等二级学科。

图8:管理学背景学员二级学科背景构成比例

从事旅游相关研究的博士生和青年教师具有十分多样的母学科背景,表现出旅游学科的多学科交叉、跨学科融合发展的特征。中国旅游管理博士训练营作为青年学者思想交流的平台,为碰撞出新思想、新知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契机。这些青年学者齐聚一堂,不仅受到了规范的学术训练,增强旅游学术规范和理论共识,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高了学术研究的创造力和活力,为旅游学科不断进行跨学科融合,成为独立学科做出贡献。

参训学员对训练营高度认同

参训学员对博士训练营的生活念念不忘,充满感激。我们整理了本公众号发布的有关训练营日志下的评论,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的参训学院对博士训练营的印象和感受。根据收集到的文本数据中词汇的出现频率制作成词云图(图9)。图中词汇的大小反映该词汇在评论中出现频率的大小,可以看出学员对博士训练营的印象主要集中在师资力量、培训内容、学术氛围、活动组织四个方面。

图9:往届学员评论内容词云图

1

师资力量雄厚

从师资力量上看,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云集了来自国内外旅游研究领域的“大咖”。各位学术导师非常具有奉献精神,毫无保留的传授学术知识,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参训学员纷纷为导师的学术修养和人格魅力所折服。中山大学的王珂博士研究生谈他对训练营的感受时说,“训练营的老师们都很友善,很认真负责,知识点讲解得很到位。Cathy Xu讲问卷的课程让我印象最深刻”。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不仅仅是对博士生学术素养的训练,更是一种学术传承,使新一代的年轻学者逐步肩负起为旅游学科发展贡献知识的使命。

2

活动内容丰富

从培训内容上看,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以旅游研究中的理论问题、方法论问题为重点,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旅游研究范式到具体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再到旅游地理学、旅游人类学等具体领域的理论和方法都由在该领域做出学术贡献的学术导师开展专题讲座。训练营还通过分组讨论和实地调研等活动对青年学者进行培训。中山大学的王命盛博士研究生认为“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是博士训练营给他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重点突出且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使学员得到了非常扎实和全面的学术训练。

3

学术氛围浓厚

从学术氛围上看,一方面中山大学严谨的治学氛围为学员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参训学员之间交流和合作也是博士训练营中难以磨灭的风景。新疆大学的何绍丽副教授在谈感受时说,“各位大师真知灼见让我们受益匪浅;各位学员的深入交流对我们的思考亦有很大帮助”。参加博士训练营的学员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具有不同的学术背景,通过培训期间的相互交流不仅打破区域和校际界限,增强旅游学术规范和理论共识,更发挥出旅游学跨学科融合发展优势。

4

收获与感恩

从活动组织上看,中国旅游管理博士生训练营的活动组织十分有序,活动安排紧凑充实。华侨大学的焦念涛博士研究生对在评价博士训练营活动组织时说“活动安排很合理,训练营期间的每日报道非常及时”。由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很好的协助老师完成服务和组织任务,为中国旅游管理博士生训练营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全国超过半数的旅游管理博士生参加了培训。训练营为学员提供了科研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等方面系统的训练。在这样广泛多元化的跨学科学员结构组成下,训练营充满了交流和创新,为未来学术大咖的产生创造了坚实有力的环境。如果未来学术之星需要多学科背景,将很可能来自旅游管理学科,如果旅游学界有新星升起,将很有可能从学术训练营中诞生。

一个月之后,8月3-12日,第五届“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将在中山大学开营,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